聊城新聞網 2006-2021 版權所有
新聞熱線:0635-2921017
來源:聊城晚報發布時間:2021-08-20 09:32:47
8月14日,魏老六魏氏熏雞專賣店工作人員把熏雞撕開。 商景豪 攝
□趙琦
“老樣子,還是兩只。”市民張先生是魏老六魏氏熏雞的老主顧,像往常一樣,他剛推開古色古香的店門,就開始點餐,“父母很喜歡熏雞的味道,馬上要回老家了,可不能忘了給父母帶點熏雞”。
魏氏熏雞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運河沿線一道特色美食。1999年,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2009年,列入山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鐵公雞”,是老舍先生對魏氏熏雞的雅稱,這是因為熏雞的雞皮黑里泛紫,還有點鐵骨錚錚的樣子,很像鐵面無私的黑包公。
“本以為熏雞干、咸、柴,但是魏氏熏雞很有嚼頭,入口生香,有回味感。”在品嘗完熏雞后,游客郝先生贊不絕口。獨特風味離不開獨特工藝。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魏氏先祖魏永泰將魏氏祖傳扒雞與熏烤工藝相結合,首創了攜帶方便、可以長時間儲存的魏氏熏雞。一直以來,魏氏傳承人將正宗祖傳秘方與現代生產工藝相融合,在繼承古法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推出老湯燜、六六熏等重要制作工藝。
在老湯燜過程中,制作者要先將鮮雞用專用籠屜整齊入鍋,旺火開鍋,文火煨燉至8分熟,整屜出鍋?馗珊笾萌肜蠝鋮s,使湯料香沁肉和骨,絲絲入味。
要想做出風味,六六熏也是關鍵步驟:紅松鋸末精配細沙柔煙熏制,遵古法工藝,六熏六晾達60個小時,至水油熏干。在熏制過程中,老師傅要細心觀察,掌握火候,這樣的雞肉才有嚼勁。雞肉緊致成絲,呈金黃色,又被叫作“黃金絲”,色香誘人,齒頰留香,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舌尖上的味道,也是親情的味道。一名女士說,她從小就吃魏氏熏雞,她的爸爸媽媽吃過,她的爺爺奶奶也吃過,現在她要買來給她的孫女吃,“魏氏熏雞是一種熟悉的味道,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傳承方式,別具一格。“熏雞的制作手藝,只傳給兒媳婦。”為了做好傳承人工作,魏老六魏氏熏雞第七代傳承人韓洪欣經過了層層考驗。韓洪欣說:“我婆婆是非常謹慎、智慧的一個人。”一開始,韓洪欣的婆婆并沒有直接教她做熏雞,而是讓她去工廠干零碎活。韓洪欣從活雞的選購,到白條雞的清理;從八角、茴香等十七味植物香辛料的調配,到整雞的煮制;從搬運鋸末到雞的入籠熏制……一切工作都從基層做起,這樣一做就是8年,“正是因為前期做過基礎工作,后期學習起來才更加游刃有余”。
弘揚傳統工藝,是非遺傳承人的職責所在。韓洪欣說:“傳承傳統文化不能一人‘作戰’,要凝聚更多人的力量,這樣才能有突破創新。除了用老味道留住顧客,更要用新風味吸引顧客,有了‘人氣’,就能更好地推動文化傳承。”
城市中的一街一巷,人們的一餐一飯,都有著歷史記憶。魏氏熏雞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傳統技藝的傳承,也是一種文化底蘊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