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聞網 2006-2022 版權所有
新聞熱線:0635-2921017
來源:聊城日報發布時間:2022-05-11 10:06:39
本報訊(記者 王培源 通訊員 孟慶峰)“我主要負責打掃村委會大院的衛生,平時還進行環保宣傳。”5月9日,東阿縣陳集鎮東堂村57歲的脫貧戶王振英說,“這份工作不僅讓我靠自己的雙手掙生活費用,還能讓村里變得越來越美。”
王振英患有腎臟疾病,需要定期輸液治療,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陳集鎮鄉村振興辦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按照程序及時上報人社部門,把王振英安排到了專為困難群眾開發的公益性崗位。“每月能領到公益性崗位工資600元,還有低保戶補助200多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一年下來有1萬多元,家庭狀況得到極大改善。”王振英說。
針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又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的困難群眾,我市結合全市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因戶制宜,精準施策,把設置公益性崗位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讓困難群眾搖身一變成了“月薪族”,由“輸血”變“造血”,最大限度地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及防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納入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截至目前,全市鄉村公益崗安置就業11848人,其中脫貧群眾2918人。